登飞来峰

 
作者: 清代   王安石

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(飞来山一作:飞来峰)
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(只缘一作:自缘)
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(飞来山 一作:飞来峰)
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,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。

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(只缘 一作:自缘)
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,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。

参考资料:1、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3:48
2、王运熙历代诗歌浅解:复旦大学出版社,1999:216
3、刘永生宋诗选:天津古籍出版社,1997:84
4、王文君古诗名篇选析
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(飞来山 一作:飞来峰)
飞来山:有两说: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。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。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,故名飞来峰。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。千寻塔:很高很高的塔。寻,古时长度单位,八尺为寻。闻说:听说。

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(只缘 一作:自缘)
浮云:在山间浮动的云雾。望眼:视线。缘:因为。

参考资料:1、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3:48
2、王运熙历代诗歌浅解:复旦大学出版社,1999:216
3、
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(飞来山 一作:飞来峰)
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(只缘 一作:自缘)

  诗的第一句,诗人用“千寻”这一夸张的词语,借写峰上古塔之高,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。诗的第二句,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,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、胸怀改革大志、对前途充满信心,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。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,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。古人常有浮云蔽日、邪臣蔽贤的忧虑,而诗人却加上“不畏”二字。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,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。

 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,蕴含着深刻的哲理: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,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。在写作手法上,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,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,足见其高。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。承句写目极之辽远。承句用典,《玄中记》云:“桃都山有大树,曰桃都,枝相去三千里。上有天鸡,日初出照此木,天鸡即鸣,天下鸡皆随之。”以此验之,则“闻说鸡鸣见日升”七字,不仅言其目极万里,亦且言其声闻遐迩,颇具气势。虽是铺垫之笔,亦不可等闲视之,实景语中的高唱。且作者用事,深具匠心。如典故中“日初出照此木,天鸡即鸣”,本是“先日出,后天鸡鸣”,但王安石不说“闻说日升听鸡鸣”,而说“闻说鸡鸣见日升”,则是“先鸡鸣,后日升”。诗人用事,常有点化,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,或用事失误目之,恐意有另指。

  第三句“不畏”二字作峻语,气势夺人。”浮云遮望眼”,用典。据吴小如教授考证,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,如《新语·慎微篇》:“故邪臣之蔽贤,犹浮云之障日也。”王句即用此意。他还有一首《读史有感》的七律,颔联云:“当时黯暗犹承误,末俗纷纭更乱真。”欲成就大事业,最可怕者莫甚于“浮云遮目”、“末俗乱真”,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,恰败于此。诗人良苦用心,于此诗已见端倪。第四句用“身在最高层”拔高诗境,有高瞻远瞩的气概。作者点睛之笔,正在结语。若就情境说,语序应是“因为身在最高层,所以不畏浮云遮目”,但作者却倒过来,先说果,后说因;一因一果的倒置,说明诗眼的转换。这虽是作诗的常法,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。

 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。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,只写了塔高,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,寄寓“站得高才能望得远”的哲理。这与王之涣诗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相似。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、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,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,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。

  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”与苏轼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一脉相承,表现技法极为相似,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,比喻“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,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,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,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。”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,比喻“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,是因为没有全面、客观、正确地观察事物,认识事物。”两者都极具哲理性,常被用作座右铭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陈国林 .高中生必背古诗文 .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:龙门书局出版社 ,2012年8月 :186 .

(fēi)
(lái)
(shān)
(shàng)
(qiān)
(xún)
()
(wén)
(shuō)
()
(míng)
(jiàn)
()
(shēng)
((()
(fēi)
(lái)
(shān)
()
(zuò)
(fēi)
(lái)
(fēng)
)())
()
(wèi)
()
(yún)
(zhē)
(wàng)
(yǎn)
(zhī)
(yuán)
(shēn)
(zài)
(zuì)
(gāo)
(céng)
((()
(zhī)
(yuán)
()
(zuò)
()
(yuán)
)())
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登飞来峰翻译

暂无翻译!

《登飞来峰》赏析

暂无赏析!

《登飞来峰》作者

王安石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-1086)字介甫,抚州临川(今江西抚州西)人。庆历二年(1042)进士,授签书淮南判官。仁宗嘉祐三年(1058),入为三司度支判官,上书仁宗,提倡变法。神宗即位,任翰林学士兼侍讲,再次上书,力主革新。熙宁二年(1069),拜参知政事,设制置三司条例司,主持变法,积极推行农田、水利、青苗、均输、保甲、免役、市易、保马、方田等新法。次年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七年,出知江宁府。八年,再

登飞来峰原文,登飞来峰翻译,登飞来峰赏析,登飞来峰阅读答案,出自王安石的作品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shicimingjv.com/shi/4933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诗词推荐

  • 登飞来峰·飞来峰上千寻塔

    【登飞来峰】 飞来峰上千寻塔, 闻说鸡鸣见日升。 不畏浮云遮望眼, 自缘身在最高层。[1]

  • 登飞来峰

    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(飞来山 一作:飞来峰)
    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(只缘 一作:自缘)

  • 玉楼春·拂水双飞来去燕

    拂水双飞来去燕,曲槛小屏山六扇。春愁凝思结眉心,绿绮懒调红锦荐。
    话别情多声欲战,玉著痕留红粉面。镇长独立到黄昏,却怕良宵频梦见。

  • 相和歌辞。飞来双白鹤

    飞来双白鹤,奋翼远凌烟。双栖集紫盖,一举背青田。
    飏影过伊洛,流声入管弦。鸣群倒景外,刷羽阆风前。
    映海疑浮雪,拂涧泻飞泉。燕雀宁知去,蜉蝣不识还。
    何言别俦侣,从此间山川。顾步已相失,裴回反自怜。
    危心犹警露,哀响讵闻天。无因振六翮,轻举复随仙。

  • 飞来双白鹤

    飞来双白鹤,奋翼远凌烟。俱栖集紫盖,一举背青田。
    飏影过伊洛,流声入管弦。鸣群倒景外,刷羽阆风前。
    映海疑浮雪,拂涧泻飞泉。燕雀宁知去,蜉蝣不识还。
    何言别俦侣,从此间山川。顾步已相失,裴回各自怜。
    危心犹警露,哀响讵闻天。无因振六翮,轻举复随仙。

  •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(钟在越灵嘉寺,从天竺飞来)

    海中有国倾神功,烹金化成九乳钟。精气激射声冲瀜,
    护持海底诸鱼龙。声有感,神无方,连天云水无津梁。
    不知飞在灵嘉寺,一国之人皆若狂。东南之美天下传,
    环文万象无雕镌。有灵飞动不敢悬,锁在危楼五百年。
    有时清秋日正中,繁霜满地天无风。一声洞彻八音尽,
    万籁悄然星汉空。徒言凡质千钧重,一夫之力能振动。
    大鸣小鸣须在君,不击不考终不闻。高僧访古稽山曲,
    终日当之言不足。手提文锋百炼成,恐刜此钟无一声。

  • 题宝林寺禅者壁·山名飞来峰

    邃岩乔木夏藏寒,床下云溪枕上看。
    台殿渐多山更重,却令飞去即应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