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江临眺

 
作者: 唐代   王维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
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
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
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,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。

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,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。

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
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,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。

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,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。

楚塞三湘接,荆(jīng)门九派通。
楚塞:楚国边境地带,这里指汉水流域,此地古为楚国辖区。三湘:湖南有湘潭、湘阴、湘乡,合称三湘。一说是漓湘、蒸湘、潇湘总称三湘。荆门:山名,荆门山,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,战国时为楚之西塞。九派:九条支流,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。这里指江西九江。

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
郡邑(yì)浮前浦(pǔ),波澜(lán)动远空。
郡邑:指汉水两岸的城镇。浦:水边。

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好风日:一作“风日好”,风景天气好。山翁:一作“山公”,指山简,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,西晋将领,镇守襄阳,有政绩,好酒,每饮必醉。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。
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
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
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
 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。

  “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”,语工形肖,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,作为画幅的背景。春秋战国时期,湖北、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,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,所以这里称“楚塞”。“三湘”,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,合蒸水为蒸湘,合潇水为潇湘,合称三湘;一说为湖南的湘潭、湘阴、湘乡。古诗文中,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、湘江一带。“荆门”,山名,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。“九派”,指长江的九条支流,相传大禹治水,开凿江流,使九派相通。诗人泛舟江上,纵目远望,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“三湘”之水相连接,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。诗虽未点明汉江,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“三湘”、通“九派”的浩渺水势。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,予以概写总述,收漠漠平野于纸端,纳浩浩江流于画边,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。

  “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”,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。汉江滔滔远去,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,两岸重重青山,迷迷蒙蒙,时隐时现,若有若无。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,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。诗人着墨极淡,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,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。而其“胜”,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。王世贞说:“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,是诗家俊语,却入画三昧。”说得很中肯。而“天地外”、“有无中”,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、玄远、无可穷尽的意境,所谓“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”。首联写众水交流,密不间发,此联开阔空白,疏可走马,画面上疏密相间,错综有致。

  接着,诗人的笔墨从“天地外”收拢,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:“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”正当诗人极目远望,突然间风起浪涌,所乘之舟上下波动,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。风越来越大,波涛越来越汹涌,浪拍云天,船身颠簸,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。风浪之前,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,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,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;风浪忽至,一切都动了起来。这里,诗人笔法飘逸流动。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,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;明明是波涛汹涌,浪拍云天,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。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,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。“浮”、“动”两个动词用得极妙,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,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,同时,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,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。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,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,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,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。

  “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”山翁,即山简,晋人。《晋书·山简传》说他曾任征南将军,镇守襄阳。当地习氏的园林,风景很好,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。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,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。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,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。尾联诗人直抒胸臆,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。

 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、格调清新、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。画面布局,远近相映,疏密相间,加之以简驭繁,以形写意,轻笔淡墨,又融情于景,情绪乐观,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。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《河岳英灵集》中说:“维诗词秀调雅,意新理惬,在泉为珠,着壁成绘。”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。同时,也

  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、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。

(chǔ)
(sāi)
(sān)
(xiāng)
(jiē)
(jīng)
(mén)
(jiǔ)
(pài)
(tōng)
(jiāng)
(liú)
(tiān)
()
(wài)
(shān)
()
(yǒu)
()
(zhōng)
(jun4)
()
()
(qián)
()
()
(lán)
(dòng)
(yuǎn)
(kōng)
(xiāng)
(yáng)
(hǎo)
(fēng)
()
(liú)
(zuì)
()
(shān)
(wēng)
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汉江临眺翻译

暂无翻译!

《汉江临眺》赏析

暂无赏析!

《汉江临眺》作者

王维王维

王维(701─761),字摩诘,祖籍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)。九岁知属辞,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,二十一岁(开元九年)中进士。任大乐丞。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(在今山东境内)司功参军。宰相张九龄执政时,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,转监察御史。李林甫上台后,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,二年后回京,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。天宝年间,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。公元七

汉江临眺原文,汉江临眺翻译,汉江临眺赏析,汉江临眺阅读答案,出自王维的作品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shicimingjv.com/shi/803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诗词推荐

  • 渡汉江

    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。
    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

  • 汉江临泛 / 汉江临眺

    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    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
  • 汉江临眺

    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[2] 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 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 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[3]

  • 初渡汉江(襄阳好向岘亭看)

    【初渡汉江】 襄阳好向岘亭看, 人物萧条属岁阑。 为报习家多置酒, 夜来风雪过江寒。

  • 渡汉江

    东流既瀰瀰,南纪信滔滔。水激沉碑岸,波骇弄珠皋。
    含星映浅石,浮盖下奔涛。溜阔霞光近,川长晓气高。
    樯乌转轻翼,戏鸟落风毛。客心既多绪,长歌且代劳。

  • 渡汉江(一作戴叔伦诗,题作江行)

    漾舟汉江上,挂席候风生。临泛何容与,爱此江水清。
    芦洲隐遥嶂,露日映孤城。自顾疏野性,难忘鸥鸟情。
    聊复与时顾,暂欲解尘缨。跋涉非吾愿,虚怀浩已盈。

  • 汉江宴别

    汉广不分天,舟移杳若仙。秋虹映晚日,江鹤弄晴烟。
    积水浮冠盖,遥风逐管弦。嬉游不可极,留恨此山川。

  •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

    北池云水阔,华馆辟秋风。独鹤元依渚,衰荷且映空。
    采菱寒刺上,蹋藕野泥中。素楫分曹往,金盘小径通。
    萋萋露草碧,片片晚旗红。杯酒沾津吏,衣裳与钓翁。
    异方初艳菊,故里亦高桐。摇落关山思,淹留战伐功。
    严城殊未掩,清宴已知终。何补参卿事,欢娱到薄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