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樾介绍

  俞樾(1821—1907),湖州府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,晚清著名文学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。俞樾先后主讲过紫阳书院、杭州沽经精舍、德清清溪书院、菱湖龙湖书院,内外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,号称“门秀三千”,国学大师章太炎即是他晚年的门生。一生孜孜不倦致力教育,辛勤笔耕,著有五百卷学术巨著《春在堂全集》。俞樾是清道光进士,官至河南学政,被罢官后侨居苏州,主讲紫阳书院。晚年又主讲杭州诂经精舍。他是晚清有影响的学者。他长于经学和诗词、小说、戏曲的研究,所作笔记搜甚广,包含有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珍贵资料。

  清朝道光三十年(公元1850年),俞樾殿试中第十九名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,后历任翰林编修、国史馆协修、河南学政。咸丰五年(公元1856年)二出棚考试,后御史曹泽弹劾他,言其出题试士,割裂经文,相传他曾出“王速出令反,国家将亡必有妖”等题目,因有犯上嫌故被革职回乡,以读书教育著书为生,并终生不仕。清咸丰十年(公元1860年)春,时俞樾主讲苏州紫阳书院,因太平军攻克江南大营,于是曲园先生自苏州避战乱于新市镇居留半月。俞樾有个学生童米荪,居西庙前,在新市期间曾陪俞樾游览觉海寺,并对宋朝觉海禅寺《部火》(即雷书)轶闻予以考证。他在其著作《右台仙馆笔记》中曰:“兴德清新市镇觉海寺殿宇宏壮,唐时所建,巨材髹漆,积久剥落”,见倒书迹曰:“酉、候、李、约、攸、利、火、谢、均、思、通”十余字,与岳阳字大小一同积中,因曰:夹伐木于山者,其火队即则各刻其名以为别耳,凡记木必刻于木,本营建法,木在下故倒书,由是知仙之妄。”

  因觉海禅寺于宋朝时,雷震大雄宝殿,致使部分油漆剥落,显出酉、候、李、约等字,众人皆不识为何故,皆言雷神所书,数百年来无人能解释此事,俞樾认为系伐木人所刻,且有岳阳楼佐证,非神仙所为,从而破解了千古之谜。到了光绪中叶,俞樾又为新市题了《雄震仙潭》,书为隶书,雄健豪迈,镇人刻石榜于三贤宫墙上,今存新市镇政府。

  光绪二十六年(公元1900年)镇人将仙潭文社更名为“仙潭书院”,以振文风,其时俞樾已辞一切教席,且年逾八旬,但他关怀桑梓,撰写《仙潭书院碑记》近八百字,并篆额,此碑尺幅160厘米×60厘米,质地大理石,原藏仙潭书院,1987年由德清县博物馆所收藏,碑文文笔朴实骨肉精深。俞樾还隶书《敬业乐群》匾额一方,悬于门厅上方,被定为校训,而当每月之朔望,俞樾曾亲临书院授课二次,传为佳话。

  俞樾以“花落春仍在,天时尚艳阳”一诗博得阅卷官曾国藩的击节赞赏。其后,他便以“春在堂”为其诗文集总名。俞樾曾任翰林院编修,河南学政等职。他学识渊博,撰述众多,其中《群经平议》、《诸子平议》、《古书疑义举例》等,成为乾嘉学派后期的代表著作。俞樾和朝廷要臣李鸿章为同科进士,又同受曾国藩赏识,当俞樾贬官回苏而身处逆境时,李鸿章当时任江苏巡抚,特聘俞樾担任苏州紫阳书院讲席,在俞樾的学术生涯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
  俞樾曾经追求科举成名的人生理想,但他在刚踏进官场之时就遭打击,以致大半生出世治学,甘居清贫。然而,因祸得福,勤奋治学使他满腹经纶,使他的人生达到更高境界而成为一代朴学大师。简朴的生活,艰难的人生,使晚年俞樾的平静蕴含着深沉的凝重,可凝重的宁静更能闪烁出人格的魅力。一如他的曲园小而简朴,形如曲尺,却喻示着“曲则全”的哲理。小园同样能以一草一木展示生命的蓬勃,孤亭、小一样可引清风飘荡,容月光流洒。生平事迹所载:门人章炳著有《俞先生传》,周云青、徐激、尤莹、陈乃乾等各编有《俞曲园先生年谱》。《清史稿》、《清代七百名人传》、 《清代朴学大师列传》等书中有专传。

诗人介绍

俞樾俞樾 俞樾(1821-1907),字荫甫,自号曲园居士,浙江德清人。清末著名学者、文学家、经学家、古文字学家、书法家。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,章太炎、吴昌硕、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。清道光三十年(1850年)进士,曾任翰林院编修。后受咸丰皇帝赏识,放任河南学政,被御史曹登庸劾奏“试题割裂经义”,因而罢官。遂移居苏州,潜心学术达40余载。治学以经学为主,旁及诸子学、史学、训诂学,乃至戏曲、诗词、小说、书法等,可谓博大精深。海内及日本、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,尊之为朴学大师。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shicimingjv.com/wenzhang/8348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推荐

  • 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刺志论》译文

    黄帝问道:我想了解有关虚实的道理。岐伯回答说:气充实的,形体就壮实,气不足的,形体就虚弱,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,若与此相反的,就是病态。纳谷多的气盛,纳谷少的气虚,这是正常现象,若与

    2021-05-30 01:11
  • 《俞樾》生平

    清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日(1821年12月25日),生于德清县城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(今城关乡金星村)。二十四年中举人。三十年成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咸丰二年(1852)授编修,举家

    2021-05-22 03:31
  • 《俞樾》废除中医

    俞樾被认为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第一人,他提出“医可废,药不可尽废”的观点。他在治经之余,对中医药学也有所研究,且能处方治病。在《春在堂全书·读书余录》中,有“内经素问”

    2021-05-21 04:25
  • 《俞樾》故居

    综述  曲园——俞樾故居,位于人民路马医科43号,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俞樾于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得友人资助,购得马医科巷西大

    2021-05-20 21:40
  • 《俞樾》成就

    综述  俞樾是晚清有影响的学者。他长于经学和诗词、小说、戏曲的研究,所作笔记搜罗甚广,包含有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珍贵资料。善诗词,工隶书,学识渊博,对群经诸子、语文训诂、小说笔记,

    2021-05-20 08:20
  • 《俞樾》感情世界

    在世人的印象中,俞樾是红学家俞平伯的曾祖,是革命家章太炎的老师,更是写下五百卷煌煌巨著《春在堂全书》的大儒。可是这样一位大学者,他其实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,而他背后的那个女人,可

    2021-05-20 02:51
  • 《宋濂》介绍

    宋濂青年时代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,于青萝山中筑室读书,因名其楼为“青萝山 房”。兵祸之后,官私藏书毁损严重,而宋濂因隐居山中,仍能坐拥书城。明祁承汉《澹生堂藏书红》说:“胜国兵火之后

    2021-05-29 10:16
  • 《何梦桂》介绍

    何梦桂 (1229—1303),字岩叟,别号潜斋,谥号文建,宋淳安文昌人(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)。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。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,深受教益。咸淳元年(1265

    2021-05-29 09:19
  • 《吴伟业》介绍

    吴伟业(1609~1672) 明末清初诗人。字骏公,号梅村。先世居昆山,祖父始迁太仓(今皆属江苏)。少时"笃好《史》、《汉》,为文不趋俗"(《镇洋县志》),受张

    2021-05-28 21:31
  • 《金地藏》介绍

    金地藏,新罗(今朝鲜)僧人,真名金乔觉。据说,金乔觉早年曾经来大唐留学,汉学修养颇深,其诗作被收入《全唐诗》。此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曾自诲说:“世上儒家六经、道家三清法术之

    2021-05-28 19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