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·万章章句下·第九节

查阅典籍:《孟子》——「孟子·万章章句下第九节」原文

  大臣对于国君,可以采取哪些行为方式呢?劝谏,劝谏不听,则易主,或离去,这些都是大臣——卿可以选择的行为方式。这也就表明了卿的种类以及他们的职责、权力和应有的则,也体现了孟子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,也体现了孟子至大至刚浩然正气

  本章是全篇最后一章,从评论伯夷、伊尹、下惠、孔子等人的行为方式开始,孟子分论述了国君和臣民们对国家统治的行为方式,其重心是立足在“爱民”上,在人人平等上,在以拯救天下民众为己任上,在依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上,因为只有这样,所行为的行为方式才能是最佳行为方式。如果是为了一己之私,是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的,因此也是最终达不到目的的。


  齐宣王问卿。孟子曰:“王何卿之问也?”
  王曰:“卿不同乎?”曰:“不同。有贵戚之卿,有异姓之卿。”
  王曰:“请问贵戚之卿。”曰:“君有大过则谏,反覆之而不听,则易位。”王勃然变乎色。
  曰:“王勿异也。王问臣,臣不敢不以正对。”王色定,然后请问
  异姓之卿。
  曰:“君有过则谏,反覆之而不听,则去。”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shicimingjv.com/wenzhang/1330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推荐

  • 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下·第九节》译文

   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关于大臣公卿的问题。  孟子说:“大王问的是什么样的卿呢?”  齐宣王说:“难道卿还有不同的吗?”  孟子说:“是有不同的,有显贵亲戚的公卿,有非王族的异姓公卿。”

    2021-06-01 22:29
  • 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下·第九节》解析

    弘扬大臣的职责和权力而限制君主权力无限地膨胀,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内容之一,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民主政治色彩。王室宗族的卿大夫因为与国君有亲缘关系,国君的祖先也就是他的祖先,所以既不能

    2021-06-01 09:31
  • 《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下·第三节》读解

    周霄很想知道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吗?这个问题很有意思,因为一直到现在,还有人在问这个问题。孟子的时代,对我们现代人来说,是古时候;而孟子他们的古时候,则是殷末周初之时。在殷时,是王族掌

    2021-06-11 13:52
  • 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下·第十四节》读解

    本篇说了十几章,说到这里,才点出“爱民”是最重要的,因为诸侯们、大夫们有一种误解,认为只有社稷国家才是最重要的,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维护社稷国家而行为。孟子认为这种看法和做法都是错

    2021-06-11 04:20
  • 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十七节》读解

    那么,人的良能、良知到底是什么呢?就是孟子的这句话,不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不要去想自己不该想的事。这句话看来很简单,其实里面的内容丰富得很,自己不想做的事为什么不要去做呢?如果不

    2021-06-11 02:05
  • 《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下·第九节》读解

    “禹掘地而注之海,驱蛇龙而放之菹;……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。”“周公相武王,诛纣伐奄;三年讨其君,驱飞廉於海隅而戮之;灭国者五十。驱虎、豹、犀、象而远之:天下大悦。”是为民的价值观,

    2021-06-10 11:21
  • 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上·第四节》读解

    儿子成为一个很伟大的人后,父母亲还能不能将这个人作为儿子来对待呢?换句话说,一个人成为伟人后,还孝不孝敬父母?咸丘蒙带着疑问举了好几个例子,孟子则认为咸丘蒙误解了这些例子的根本含义

    2021-06-05 17:06
  • 《周易·睽卦》读解

    我们不知道这位旅行者姓甚名谁,更不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和终点。他给我们的感觉是心情悠闲轻松,虽有心情紧张的时候,但大体上是无忧无虑的,自在的,并且一路顺利。因此,他才有闲 情逸致记下所

    2021-06-04 16:17
  • 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下·第二十六节》读解

    人们无论采取哪一种行为方式,都是为了追求利益,这就是人性。那么,为了追求到利益——无论是个人利益还是公众利益,究竟采取哪一种行为方式呢?因此,在选择行为方式上,人们就很厌恶那种耍小

    2021-06-04 08:13
  • 《中庸·第二十七章》读解

    这一章在继续盛赞圣人之道的基础上,提出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。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。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,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,所以君于应该“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;达

    2021-06-04 01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