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上·第五节

查阅典籍:《孟子》——「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」原文

  孟子以爱民的理来劝说梁惠王放弃霸权统治的行为方式。梁惠王想的是个人利益与私有利益,他是为自己的长子阵亡以及败于秦、楚、齐等国而想报仇雪恨,而报仇的基础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。这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了,因此也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。所以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彼夺其民时,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,父母冻饿,兄弟妻子离散。”这不仅是指秦、楚、齐等国,其实也直指梁惠王。因为要打仗,要报仇恨,只有夺取民众的时间,使人民不能耕种来养育父母,父母受冻挨饿,兄弟妻子离散。而造成这种局面,又怎么能报仇雪恨而赢得胜利呢?所以孟子得出结论,只有采取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人才无敌于天下


  梁惠王曰:“晋国,天下莫强焉,叟之所知也。及寡人之身,东败于齐,长子死焉;西丧地于秦七百里;南辱于楚。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,如之何则可?”

  孟子对曰:“地方百里而可以王。王如施仁政于民,省刑罚,薄税敛,深耕易耨。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,入以事其父兄,出以事其长上,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。彼夺其民时,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,父母冻饿,兄弟妻子离散。彼陷溺其民,王往而征之,夫谁与王敌?故曰:‘仁者无敌。’王请勿疑!”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/wenzhang/1549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推荐

  • 《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上·第五节》译文及注释

      惠王说:“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,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。可是到了我这时候,东边被齐国打败,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;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;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。我为这些事感到非

    2021-05-25 02:45
  • 《徐锡麟》生平

    1901年徐锡麟出任绍兴府学校算学讲师,得到知府重用,后升为副监督。1903年赴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,会中竟有中国古钟在展,徐锡麟愤感列强欺中国太甚。不久结识陶成章、钮永建等,在他们

    2021-05-22 07:33
  • 《徐锡麟》之死

    在如何处理徐锡麟的问题上,清廷参照了了当年“刺马案”张汶祥暗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先例。当年张汶祥所受的是剖挖心脏之刑,新任安徽巡抚冯煦请示两江总督端方后,决定仿行。行刑之日,先由刽子

    2021-05-22 04:26
  • 《徐锡麟》秋瑾关系

    《戊戌喋血记》说,秋瑾听闻徐锡麟之死很绝望,因此后来她放弃了逃跑的选择,慷慨就义。  徐锡麟与秋瑾并无儿女私情  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(记者 严格)坐在记者面前的徐乃达刚刚参加

    2021-05-20 18:30
  • 《徐锡麟》纪念建筑

    墓址  在杭州西湖区风篁岭下南天竺,龙井路旁。原演福寺旧址。  徐锡麟牺牲后,遗体安葬安庆城北马山。民国元年(1912年)1月21日,徐锡麟、马宗汉、陈伯平三烈士灵柩运经上海,在永

    2021-05-20 12:27
  • 《徐锡麟》经历

    在日本  1901年徐锡麟出任绍兴府学校算学讲师,得到知府重用,后升为副监督。1903年赴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,会中竟有中国古钟在展,徐锡麟愤感列强欺中国太甚。不久结识陶成章、钮永建

    2021-05-20 12:24
  • 《徐锡麟》故居

    徐锡麟故居位于绍兴东浦镇孙家娄,晚清建筑,坐北朝南。共三进,占地1133平方米,徐锡麟青少年时代在这里生活、读书。徐锡麟(1873-1907),字伯荪,号光汉子,华夏志士,华夏先烈

    2021-05-19 23:15
  • 《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下·第三节》读解

    周霄很想知道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吗?这个问题很有意思,因为一直到现在,还有人在问这个问题。孟子的时代,对我们现代人来说,是古时候;而孟子他们的古时候,则是殷末周初之时。在殷时,是王族掌

    2021-06-11 13:52
  • 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下·第十四节》读解

    本篇说了十几章,说到这里,才点出“爱民”是最重要的,因为诸侯们、大夫们有一种误解,认为只有社稷国家才是最重要的,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维护社稷国家而行为。孟子认为这种看法和做法都是错

    2021-06-11 04:20
  • 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十七节》读解

    那么,人的良能、良知到底是什么呢?就是孟子的这句话,不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不要去想自己不该想的事。这句话看来很简单,其实里面的内容丰富得很,自己不想做的事为什么不要去做呢?如果不

    2021-06-11 02:05